
公司积
极推进科技创新,加大科技投入,充分发挥技术优势、人才优势,努力掌
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。公司在
能源领域多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担当主力,积极探
索具有华能特色的科技强企之路。
公司坚持科技“服务主业,面向生产,面向前沿,面向产业化”的指导思想,推进科
技产业体制机制创新,拥有以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(研发中心)、两大科研基地、若干个
公司级实验室为主体的科技研发体系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公司坚
持实施科技创新战略,不断加
大科技创新力度,提高科
技对公司前沿技术的研发能力、对生产
经营的服务能力、对做强
做优做大的贡献能力,引领国
内发电行业技术进步,推动我
国电力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
公司科技工作坚持“三个三”定位,制定了《创建具
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实施方案》、《“十二五”重大科技项目规划》、《实验室规划(2012-2020)》,修订了《中长期
科学技术发展规划》等一批重要文件。进一步
明确了西安热工院、清能院的职能定位,出台了
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指导意见,部署重大科研开发,鼓励开
展多层次技术创新,支撑主业发展。建成三
级技术创新体系,充分发
挥各级科技机构的作用,努力提
升华能集团科技创新能力。制订科
技创新战略实施方案,建成2个科研基地、6个国家级研发机构和22个实验室,科研投
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;科技活动人员数达到3556人,国家级
和集团公司级科技人才占科技人才比例达到10%。开放式
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,与国内外高校、研究机
构和企业进行广泛的科技交流和产学研上下游合作,承担了
多项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;参加了
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发中心,并担任
清洁煤技术联盟联席主席;公司在
行业和世界科技创新、绿色发
展的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。
高效清
洁煤电技术研发和应用进一步加强。公司围
绕绿色发展目标,以科技
创新驱动绿色发展。建成具
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IGCC示范电站,运行技
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;我国首
套燃烧前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建设有序推进;建成国
内首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厂;研发攻关700摄氏度、650摄氏度
先进超超临界发电技术,国内首个700摄氏度
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关键部件验证试验平台成功投运。华能长
兴电厂率先采用烟气协同治理技术,实现了
煤电污染物超低排放和废水近零排放,国内首
台采用单系列配置优化设计的35万千瓦
供热机组在伊春热电投产运行,具有自
主知识产权的湿式除尘等环保先进技术成功示范并推广应用。同时,公司进
一步强化科技对在役机组节能降耗的服务能力,设立节
能减排科技专项,对部分
电厂主力机组开展节能诊断和挖潜工作,为保持
公司燃煤机组供电煤耗持续领先发挥了重要作用。示范工
程建设取得新进展。国家重大科技专项──世界首
台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获核准并开工建设,建成国
内首个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和国内首台1.5兆瓦菲
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示范装置,国内首
台筏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进入施工准备阶段,页岩气、煤层气
等能源开采和利用技术研究取得积极进展。
积极探
索先进绿色低碳发电技术。公司组
织研发和探索太阳能光热发电、波浪能发电、页岩气
煤层气开采等一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前沿技术,为公司
电源结构调整提供技术储备。公司拓
展科技对清洁能源发电产业的服务能力,依靠自己的技术队伍,为风电场、水电站、光伏电
站开展设备监造,发布几十项水电、风电专
业技术监督标准和导则,对清洁
能源发电产业服务作用显著增强。结合风电产业选址、基建需求,核电培训、建设与安全生产,部署一
批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科研项目,有力支
持了风电和核电产业的安全高效发展。 “十二五”期间,公司承
担了国家级项目课题47项,获国家
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、省部级科技奖项67项,累计获得专利733项。